金犊奖与武汉传媒学院探索“创新式深度合作”
金犊奖与武汉传媒学院在沿袭以往的创意分享会启动之前便开启了创新又“大胆”的深度合作,金犊奖组委会结合武汉传媒学院的具体情况,邀请了“前上海奥美执行创意总监”余子筠老师,三方共同探索创新式深度合作。此次合作采取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创新形式:除去创意分享会之外,又增设了了“线上+线下”的“面对面”授课形式;共计5次(3次线上沟通,2次线下授课),总历时3周21天60余个小时,在此期间金犊奖组委会与余老师共同见证了武传学子1000多个idea的产生。
借由此次合作取得圆满成功的盛况,金犊奖希望可以将这种创新合作形式传递给更多的高校。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味此次创意之旅。
在“创新式深度合作”首轮分享开始前,组委会与余老师深入探讨,选取了8个最具“特色”的创意案例,剖析其中的创意点,从而“启发”同学们的创意思维。分享过程中余子筠老师告知大家:广告不是循规蹈矩走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一条路,而是要走街串巷,拐弯抹角,去发掘别人从未走过的路;创意就是不守本分地走弯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轮“创新式深度合作”结束后,组委会多次与老师、同学们进行沟通、收集反馈,并与余老师实时同步,从而进一步商议接下来几轮的授课方向。此次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不仅使同学们成长更加迅速,而且更加密切了金犊奖 、 武汉传媒学院以及创意导师三方之间的联系。
第四轮“创新式深度合作”的内容更是别具匠心,金犊奖组委会与余老师“现身说法”,不仅为到场的小组发放精心准备的“评委旗”,更是采用了在现场用业界评奖的策略启发同学们的创意思维、鼓励大家打破束缚与思维定势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后多组成员依据此次“启发”再次完善idea并表示:这样的创新形式使他们进步神速,希望这样的授课多来几次。
辛苦的付出终有结果。在“金犊奖全球创意分享会武汉传媒学院站”分享会的现场,余子筠老师详细说明了10个小组在21天是如何从100余个idea一步步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灵魂的“big idea”的。说明之后余老师也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点评与剖析,最后从10组中选出5个idea向现场的各位“客户”进行提案,并组织出席此次分享会的各位成员评出最有创意的idea。此次创新形式下的佼佼者也获得了余老师与金犊奖组委会共同准备的“特别奖品”。
分享会结束后,金犊奖的各位导师、余子筠老师与同学们以及他们辛苦创作的作品一同合影留念。此次创意之旅,到这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俗话说得好,自己说好不算好,受众说好才算好。咱们也来听听参与此次“金犊奖与武汉传媒学院的创新式深度合作”项目的同学们的心声。
“金犊奖的准备实在是太周到了,通过这5轮提案,21天的学习,每组100余个idea的产出,我们大家了解到了创意到底应该怎么玩、big idea到底是怎样产出的。5轮分享会给与了我们太多的东西。”
感同身受的不仅是参加了“创新式深度合作”项目的同学,其他到场的同学们同样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希望金犊奖多承办类似活动,并表示自己一定会用此轮所学来参加金犊奖,用自己的“big idea”斩获属于自己的金犊奖。
金犊奖此次并未采用外界所谓的“速成”方式,而是选择更纯粹的方式去引导、启发同学们的思维,这次尝试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与大胆的尝试,金犊奖也会不断创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好的平台,助力创意青年成长。同样,我们期待更多学子支持、参与金犊奖,与我们共成长!
未来创意人,我们在“金犊”等你。